【杂感随笔】 伯母辞世十周年祭

分类:杂感随笔 | 标签: 杂感   祭伯母  
2019-05-05 11:31 阅读(?)评论(0)

伯母辞世十周年祭




今天是201951日,农历己亥年三月廿七,我慈爱的伯母大人离开人间已经整整十年了,已逝的十年里她老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脑海中闪现。回顾过去的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点点滴滴的往事,苦涩中伴着温馨和幸福,尤其是伯父母对我的苦心抚育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相处。一想起伯母的早逝,就不堪回首。有时又冷不丁的想起,顿觉心口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痛,遗憾中夹杂着愧疚。回想在我去南疆阿图什支教的200951日,身患绝症的伯母因为医治无效,不幸病故,先于伯父而去。当我得到她老病重的音讯,连忙从喀什乘坐班机飞往乌鲁木齐,赶到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可惜伯母当时已是弥留之际,51日凌晨两点多伯母在我们儿女的面前合上了双眼,享年五十九岁。我和启疆弟弟忍住失去亲人的巨大悲恸为伯母大人穿上了寿衣,随后我们雇用救护车坐在她老的担架旁护送她缓缓回到家中。一路上我回想着伯母大人十年如一日关爱我、一次次语重心长鼓励我努力读书的点点滴滴,几度哽咽不能语。听伯父说,伯母七十年代初从河南宝丰一路辗转来到新疆,1974年元旦和伯父结为连理,自此以后的三十多年里她老上敬婆母,中和妯娌,下育儿女。一生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旧衣破衫,想的是儿女的冷暖,却独独苦了自己眼看着孩子们都相继成家立业,她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儿女的孝心就不幸辞世,令后生我辈情何以堪!

 

一个月前的清明节这天,我们晚辈在伯母的墓前叩拜,望着荒凉的坟冢,想着伯母生前疼爱我的点点滴滴,欲语泪先流。伯母生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唯有把心中的情感诉诸于笔端,不管是自欺自人,还是出于别的目的,仿佛只有这样才略觉心安

 

祈愿伯母大人千古,九泉之下没有病痛没有贫穷没有苦难,只有绵延不尽的幸福相伴!

 

201951日星期三农历己亥年三月廿七





伯母生平:

 

伯母大人1950年农历庚寅年四月初一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石洼村,200951日凌晨,,农历己丑年四月初七卒于乌鲁木齐市人民医院。     




附:【诗词原创】

 

江城子·清明祭伯母

 

阴阳相隔两茫茫,被供养,岂能忘。茹苦含辛,憔悴鬓成霜。

 

梦断风残凄雨处,油灯下,缝衣裳。

 

十年飘逝多匆忙,恨离殇,断肝肠。跪拜茔前,化纸上清香。

 

添土几抔三叩首,情未诉,泪千行。

 

201945日星期五农历己亥年三月初一



 

附:【古风原创】

 

                                           母亲节忆伯母

 

雨疏风骤夜半凉,

 

梦里呼娘话短长。

 

难忘昔日养育情,

 

物是人非多感伤。

 

清明家祭频回首,

 

泪眼问天恨病恙。

 

未报慈恩最遗憾,

 

唯留诗句诉衷肠。

 

 


题记:


  
昨夜梦中被凉风吹醒,连忙起身关窗。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雨,如甘霖一般淅淅沥沥洒向人间。每到阴雨连绵的日子,极易感伤,今日又逢母亲节,禁不住想到了年迈的爹娘、伯父和阴阳两隔的伯母。

      
回首往事,不知不觉间来到新疆已经三十余年,伯父母视我如己出养育我十多年,吃穿用度,从未心疼。打我刚记事起,远在新疆的伯父就家书不断。每到逢年过节,或五块或十块往老家汇款,一块块布料、一瓶瓶奶粉、一双双袜子、棉鞋(父亲舍不得穿棉鞋,每次都送给我外姥爷),胶皮靴子......还有许多我想不起来的诸多生活用品。我原以为伯父家里经济甚是宽裕,来到他们身边才知道,他和伯母也终日为儿为女处处节衣缩食,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断的接济我们


      1995
年农历九月初十父亲不幸遭遇车祸,和伯母商量后,伯父带上了全部的积蓄和刚刚卖完地里庄稼的全部所得,又向邻居借了钱,买上高价火车票和我一起,回到他阔别了整整二十九年的老家


      
不仅如此,伯母上孝婆母、中和妯娌、下育儿女,茹苦含辛几十年,未曾享过清闲。父亲养母去世后,祖母回山东看望终日躺在床榻之上的父亲,不到两年身患重病。伯父得知信息顾不得家中的繁忙,匆匆赶回山东把祖母接回新疆。在乌鲁木齐住院时,年逾花甲的他衣不解带在病床前侍候多日,祖母出院后回到伯父家中伯母变着花样给她做好一日三餐,直到半年之后祖母寿终正寝


     
听祖母生前说,伯父年轻时爱结交朋友,在一位朋友病入膏肓之际,一贫如洗的伯父只好卖血救了朋友一命,此举反而被我奶奶数落了多年,她老之所以抱怨是心疼她的爱子。


     
我私下认为像伯父这样讲求忠孝节义的男人在当今近乎绝迹,他过了而立之年能和伯母结为连理是他的福气,也是整个家族的福气。但是伯母福浅,未能安享晚年就因病先于伯父而去。当时我在南疆阿图什支教,等我匆匆赶到乌鲁木齐重症监护室,伯母已是弥留之际,我和叔伯兄弟一起为她穿上了寿衣。伯母去世后,好在儿孙个个都孝敬,伯父才不至于太孤单,尽管我去的很少,也是电话不断,以求老人内心得到宽慰。

    
几十年里,伯父伯母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晚辈,该如何去孝敬父母如何去呵护和珍惜这份手足之情!今日母亲节再次想到已经过世的伯母,不禁忆起往日的点点滴滴,是为这首古风杂感之缘由。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必须慎终追远,传承家风,教育好我们的晚辈,孝老爱亲我还有很多没有做到,书香门第的家风也丢掉了很多,其中有很多原因,希望凭借此文来提醒我的兄弟姐妹,永远牢记: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行文至此,有必要再说一下这个既传统又新潮的热词——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家风、家训历来被中华民族所重视和传承,但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或多或少忽视了家风的建设。纵观古今中外的名门望族,都格外重视家风的传承。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也不是一人一时一事就能建立,必须依靠家庭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人建设,世代弘扬。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长辈。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在过去,耕读世家非常注重子孙后代的家庭教育。

 

     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一个良好的家风对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没有淳厚家风,便无法使一个家族瓜瓞不绝,更无法使一个家族不分崩离析。有认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是家族财产,因为财产常常被瓜分而最终罄尽,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员分沾,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此增值——那就是让所有家族成员引以为豪的“家风”,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核心的价值


    
家如此,国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中华民族历几千年而血脉不断文明不坠,所倚靠的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于自身传统道德的尊崇和修习。“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祝愿我们的父辈健康长寿,祝愿我们的大家庭和睦幸福,人丁兴旺。

 

写于2018513日星期天农历戊戌年三月廿八   

 


【博客链接】

寒衣之日,遥祭祖先

戊戌年清明前夕扫墓感怀



  最后修改于 2019-05-05 21:54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