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系列】岁月无情人有情 ——记三十四年后和济南姨母一家再相逢

分类:杂感随笔 | 标签: 回忆   重逢  
2019-08-14 12:47 阅读(?)评论(0)

【随笔系列】岁月无情人有情

——记三十四年后和济南姨母一家再相逢

 




这次暑期扶老携幼出疆旅游,是我工作二十多年以来第一次,在青岛逗留了四天,然后来到此次出行的最后一站——济南。

屈指数来,从我第一次来到济南至今,弹指一挥间三十四年过去。那年暑假为了治疗眼睛父亲曾带我到济南省立医院就诊。当时我因为长期在光线不好的煤油灯下看书,导致眼睛近视。在滕县不远的王开医院有位眼科大夫张鹏泽先生,富家子弟出身,他早年向日本人学过眼科医术,在当地很有名气,当时他给我检查时,因为喝了酒,检查后误诊为青光眼。这个诊断让父亲无法接受,连续几天坐卧不宁,最后当机立断,带上我去省府济南。可是我们人生地不熟,姥爷和二舅知道后,告诉我们一个地址,母亲的表姐一家就在济南,可以投奔他们。好在父亲喜欢闯荡,多次去过黑龙江和长春市,最远到过漠河和满洲里,也去过新疆,所以出门很有经验。

济南距离我们家480里路,那时火车开得很慢,逢站必停,中间需要四个多小时。我们赶到济南火车站时天已经黑了,只好入住酒店。父亲选择了便宜的房间,一块钱一晚上,等我们过去一看,原来是大通铺,大热天几十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活脱脱一个蒸笼。看到这些,父亲扭头就走,重新要了一个单间,好像花了四块多钱,类似于今天的标准间。那个年月农民出苦力好几天才能挣上四五块钱。父亲当时最悲观的想法是如果我真是青光眼无法治愈,父亲回家借钱领着我到北京上海西安各大城市游玩,想让我在失明之前留下美好的回忆。每每忆起往事,我就心酸不已。父亲给予我的教育在这个世界上无人能够替代。由于深受家父的影响,我小时和他一样也爱看书。那时家里三天两头停电,印象中点煤油灯的日子很常见。当年作业很少,没事就读父亲借来的古书,基本上都是历史评书居多,比如《隋唐演义》、《岳飞传》、《杨家将》、《呼家将》、《薛家将》、《明英烈》、《济公全传》、《包公传》、“三言二拍”,《白话聊斋》,因为白天上学、节假日里割草放羊,天黑后就想继续读白天没有看完的书。父亲当上村会计后,家里自制的那盏光线如豆的小煤油灯就换成了漂亮的罩子灯,还给配备了一张清漆桌面的办公桌,很结实大方,估计那是家里最漂亮的家具,真想让父亲当一辈子会计,这样他的办公桌就永远不用上交了。灯下看书时间长了,我的眼睛自然而然就近视了。

我和父亲在旅社同榻而眠,他把心中的打算都告诉了我,那年我少不更事,根本体会不到父亲当时的心情。他年之后,我年逾不惑才有孩子,太太刨腹产出院时,儿子的一个耳朵听力测试没有通过,我当时很担心难过,半个月后带着孩子到保健站检查用了半个小时终于通过了,我心中的石头才算落了地,真可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第二天我们爷俩吃完了早餐,拨通了亲戚所在单位的电话,按照地址找到了12马路附近的床单厂宿舍楼。中午时分到了姨母家,二老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招待我们爷俩,那是我第一次进省城,第一次住楼房,第一次吃火腿,几十年后深夜时分再次回忆往事,一幕幕场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大表姐刚刚成家不久,表姐夫英俊潇洒,很像流行电视剧《血疑》里面的男主人公大岛贸的扮演者宇津井健。表哥和准表嫂正处于热恋中,表哥因为我们父子的到来,不得不出去找地方住;二表姐高中毕业才一年。我们前后两次住了十多天,姨母一家非但没有嫌弃来自乡下的我们,而且对我们关怀备至。姨父是很有名气的工程师,经常参加全国各地的学术会议,还问起我的学习,问我读过啥书,我就把读过的三言二拍和一些评书的名字告诉他,我们临走前姨父送给我一个精致的公文包(回家后被二舅要走了)和一个笔记本,我一直用它写读书笔记,所有的这一切让我终生难忘。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在这个薄情而又多情的人间,最感动人心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因为天遥地远,有些亲戚朋友一辈子难得能见上几次,但是他们曾经给你的那份发自心底的关爱和照顾却让你铭记心间,历久弥新,也许这就是尘世间的一种大美吧!在我们遇到困难,甚至到了生命的最低谷时,能够支撑着我们咬紧牙关熬过一个个苦日子的是人世间的亲情呵护。是父母的疼爱,兄弟姐妹间的鼓励和问候,亲朋好友不期而至的帮助和关爱!在这个人情似纸张张薄的社会,在夜阑人静之时,亦或无眠之夜,回忆生命历程中那些如潮的往事,你会在心里逐一点评,心中有迷惑,有感动,也有愤慨。一如此时此刻,深夜三点的我被窗外嘀嗒嘀嗒,雨滴落在屋顶和地面湿莹莹的声音吵醒了。于是敲下这段文字,我因为感激一家人,因为暖人心肠的回忆,而喜欢上了这座城市,这也算是我此次济南之行的一种纪念吧。





第二次到济南省立医院复查,坐的还是原来那一列火车,抵达济南时天已经很晚了,姨父和姨母已经吃过晚饭,专门给我们爷俩做了一份可口的饭菜,父亲当时很是感动,晚上临睡前给我讲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大意就是,人生在世,从小就要学会积德行善,要学会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用刘备教育儿子的话来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回顾幼年时父亲的教诲,直到中年之后,我才从开始真正意义上思考人生。行文至此,让我不由得想到佛家常常讲的“三德”:第一德“觉而不迷”;第二德“正而不邪”;第三德“净而不染”。中年后读到这些文字,发自内心的喜欢字里行间的深意。在过去,我对父亲挂在嘴边的古训“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充耳不闻,不以为然,但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之后,才由衷地感到这才是一人生在世的大智慧,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能切身体会到“知足常乐”的深刻内涵,糊里糊涂地过了一辈子。

在姨母家和二老及哥哥姐姐短暂的相处,使我在时隔三十余年后,深刻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有着纯朴家风的家族,中华民族亘古及今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他们家彰显得很充分,很多名门望族能够传承千百年而不衰落,靠的正是家风家训的弘扬和恪守。

印象中当时父亲和知识分子出身的姨父谈天说地,论东道西,讲古论今, 充满着一种祥和安乐的气氛。姨父曾对我说,“小勇,你父亲不是一般意义上只会种地出苦力的农民”!显然,他和父亲有着很多共同话题。在那个年代家家都是粗菜淡饭,但颇有人情味。住在乡下左邻右舍之间,或住在大城市的老百姓,整个弄堂好像一家人。有时张家的粥好喝,愿喝的便去盛一碗;李家的菜好吃,拿出来便让别人来几口。谁家来了亲戚,带来了土特产也拿出来让别人尝一尝,那种纯朴、那种敦厚的民风时时引起我的怀念。如果和世风日下的今日呈现的人情淡薄相比,更值得赞颂,这是我生命中最温暖记忆的一部分,也是我对姨母一家念念不忘的原因。遗憾的是,身富力强的姨父因为一场重病而英年早逝,老人若是地下有知,会为自己教育有方,家庭和睦,人丁兴旺,而含笑九泉的。

第二次来济南是1998年的暑期,我回到鲁南老家,抱着最后一线给父亲治疗双腿的希望,祈愿他能够通过治疗,下身能恢复点知觉。我带着父亲的一沓子CT和核磁共振的片子在姨母的帮助下,来到济南省立医院骨科,找到认识的专家,结果是扫兴而归,更没有心情游山玩水了。

今早醒来,吃过早饭,老人和孩子因为昨天太累,不想出门了。我趁此机会拨通了表姐的电话,今天周六他们都在家里休息。




我从火车站打了一辆的来到姨母一家的住处,感觉变化很大,三十多年以前熙来攘往的市场已经不见了,原来空旷的地方盖起了一栋栋居民楼。经常和我用微信和电话保持联系的表姐下楼接上了我,到了表哥家,见到了年逾八旬的姨母,老人气色精神很好。环顾四周,温馨舒适的家很干净整洁,古色古香的实木家具,给人一种内敛质朴、端庄优雅的感觉。不难看出,表嫂是一位勤快利索之人。还有三两年就要退休的表哥很热情的地沏好茶,告诉我不用担心姨母的身体,她老人家现在是四世同堂,每到春节、中秋佳节和老人过寿之日,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让姨母尽享天伦之乐。过了一会,大表姐也到了,给了我一个热情的拥抱,让我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以前。

十一点半左右,我们一起搀着姨母来到附近新开的一家酒店吃午饭。大表哥一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我们坐在一起共话家常,频频举杯彼此嘘寒问暖。姨母已过八旬,这样的年龄在那个年代能够读书的很少,她老人家在厂里一直担任会计一职。姨父弟兄三人,在最艰难困顿的日子里都接受了教育,并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而且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山东人的忠厚善良在后人身上同样得到了效仿。姨父的两位兄长一位在北京军区,一位在徐州。他的北京军区的长兄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救灾时不到天命之年就以身殉职。姨父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文化,当年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教育历尽千辛万苦,几十年后儿女们都成了国家的栋梁。倘若所有的父母都有这样的远见,国家焉能不富,民族焉能不强!

此次济南之行来去匆匆,久别重逢只有短暂的两个时辰,彼此有说不完的话题,分别之际天上淅淅沥沥飘落的细雨好像为我们平添了几多离别的愁绪。往事如昨,三十四年无情的岁月随风而逝,带走的是亲人们容颜的改变,带不走的是人间至真至纯的亲情。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这份弥足珍贵的亲情亦或友情时常感动着我,令我倍加赞美留恋和感激这美好的尘世!


祈愿好人一生平安,姨母大人健康长寿!

 

2019810日星期六农历己亥年七月初十,匆匆草就于酒店

 



  最后修改于 2019-08-14 14:14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